北京地铁空气PM2.5暴露及通勤者应对行为特征调查分析和健康风险评价......
国内外研究均已表明,地铁内的空气质量并不乐观,地铁内主要污染物如细颗粒物浓度(PM2.5)要显著高于室外水平,地铁内环境空气质量给乘客和地铁工作人员带来不可忽视的健康影响。全国各地室外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的背景下,人流密集、相对封闭的地铁内空气质量逐渐成为决策者和公众关注的议题,但至今仍没有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来应对这一挑战。此项目希望比较国内外关于地铁空气质量的标准和分享最佳国际实践,推进国内关于地铁空气质量标准的讨论和建立。
9月22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以线上的方式发布了最新版本的《全球空气质量指南》(WHO Global Air Quality Guidelines),这是自2005年以来首次对《指南》进行更新,这意味着全球空气污染比预想得要更加严重。16年间,关于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
谁负责地铁内空气污染治理?清洁空气政策如何与环境治理相互作用? 公众如何将风险认知转向环境行动?如何更好地发展清洁空气技术,落实地铁清洁空气计划?......
无论是在此次疫情防护中还是疫情结束后的通勤路上,都希望通勤者在选择地铁出行时佩戴口罩,以减少地铁空气污染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北京地铁通勤上班族空气污染暴露水平差异及相应健康影响评估”项目系列文章的第九篇——《地铁“避霾”功能的开启到底离我们有多远》一文详细介绍了志愿者在调查中使用AirBeam所测量的北京10条地铁线路内环境空气PM2.5浓度,依据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所进行的20多次覆盖......
在进行“北京地铁通勤上班族空气污染暴露水平差异及相应健康影响评估”项目[1]问卷调查的同时,志愿者也利用便携空气质量监测仪对人流量比较大的10条地铁线路的PM2.5分别进行了20余次测量[2]。本文主要展示监测期内(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地铁内外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初步......
治理空气污染(无论室外还是室内)的根本路径是对能源系统进行变革,放弃化石能源消费,转而使用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等)。在转型的开始阶段,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要高于传统的化石能源,但随着系统的转变和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发展后成本的快速下降,可再生能源在资源可获得性上的巨大......
在上一篇文章《知易,行难:空气污染认知与应对行为之间的差距值得深思》中,我们发现在地铁通勤上班族中,对空气污染的较高认识水平与应对空气污染的积极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当然我们这里假设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之间应当是趋于一致的,这是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分析基线。行为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北京地铁通勤上班族空气污染暴露水平差异及相应健康影响评估”项目问卷调查中,我们就以下三类问题完成了对618位地铁乘客的访谈:1)对空气污染的认知及应对行为特点;2)对于购买防灰霾用具(口罩和空气净化器)的支付意愿;3)个人基本社会经济情况。本系列文章的第四篇——《北京地铁内空......
“北京地铁通勤上班族空气污染暴露水平差异及相应健康影响评价”项目组组织来自北京大学医学部的11名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于2016年10月14日至2017年1月13日和2017年2月21日至2017年4年14日两段时间共22周的每个周五的下午4:30-8:30间在北京的十条地铁线[1]......
地铁内空气质量怎么样?在每次进行 “北京地铁通勤上班族空气污染暴露水平差异及相应健康影响评价”项目的访谈时,[1]志愿者都使用Airbeam便携式空气质量(PM2.5)监测仪记录下所测10条地铁线地铁内的PM2.5的浓度值(210个监测样本的均值为150微克/立方米),与同时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