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文章详情
Vol 20 . COP26观察:多项气候合作承诺提出,为1.5度温升控制打好了谈判基础
LIYING 2021/11/05

《能源评论》音频节目


林佳乔:
大家好,我是磐之石的林佳乔,欢迎收听本期能源评论节目。那上一期节目我们讨论了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关于电价的最新的政策,也就是所谓的推动燃煤发电上网电价更接近于市场定价的这个举措,它呢也可以看成是应对9月份开始这种大规模限电的一个国家后续政策的一个解读。如果你对这期内容感兴趣的话,也可以选择回听。本期跟下一期能源评论,我跟我的同事赵昂将会围绕着正在英国格拉斯哥召开的COP26,来谈一谈我们的理解观察以及分析。


赵昂:
今天的节目我们想围绕三个问题来谈。第一个是讲政府层面的碳减排的承诺和净零排放,包括在一些具体领域的新的承诺;第二个问题会讲一下市场和技术,就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究竟怎样的措施是根本性有效的;第三个的话我们谈一谈这种微观层面,企业层面,无论是金融企业还是生产类的企业,他们如何通过自愿承诺来配合整个我们实现净零排放和应对气化变化这样的一个大的目标。

我想最自然不过的就是我们来回顾一下会议刚刚开始的这几天的一些主要进展,佳乔我们是不是先从政府层面的承诺或者是一些更新开始说呢?


林佳乔:
好的。其实节目播出当天应该是这次COP开会的第6天了,所以我们现在的话就来看一看,在过去的这五六天的时间内,到底在政府层面发生了什么样的一些事情。首先的话就是领导人的态度,我觉得领导人的态度,这一届的大会其实各国的领导人他们早早就来了,这个可能是今年的COP跟以往相比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11月1号的时候领导人峰会已经召开了,各国领导人早早的就来去宣布自己的承诺也好,倡议也好,所以这种大的事情在这次的COP是集中在头部的时间就发生了,所以跟之前是不太一样的一个地方。对这一点的话,赵昂是不是你有你自己的一些看法,就是领导人是不是对这个事情更重视了今年?


赵昂:
我想是这样有几个因素,第一就是在COP之前,过去的一年到一年半时间,尽管受疫情的影响,各个国家一些主要的经济体,包括G7、G20还有一些比较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其实纷纷的在对自己的NDC做出一些更新,增加一些气候承诺。这个作为一个大的政治背景,其实有助于大家在会议当中提高预期或者是加大投入和承诺。

第二个的话可能技术上来讲的话,因为这次的COP26的一个协办国是意大利,意大利的话它的也是今年G20承办的国家,那么年中的时候也在意大利召开了类似于小的COP26的一次会议,各国的谈判也有一些交流和进展。G20的会是刚刚在COP26之前结束的,主要的20个经济体的首脑也大部分都参加,参加完之后,顺便就从罗马跑到了格拉斯哥,也是很近的距离,我想这个也是一个方便的地方。

第三点的话我想也提一下会议的设置,我想这一点是我自己的观察,因为开了26次会,这是第26次,其实我们要总结经验,怎么样的会才能开得更好。尽管在100多个成员国,就这种政治政策磋商这件事情是非常复杂的,利益是非常不一样,非常纷繁的。开了这么多次会,会议的议程安排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些创新,我自己的感觉是说,如果各国的领导人能在会议最早的时候就来碰面交流,其实给整个会议的谈判其实提高了士气。也是给大家一个氛围说,我们可能是在一个非常紧要的关头,能够把气候变化的谈判能够更好地推进,因为照着2050年实现全球净零的这样一个目标来看的话,其实留给我们的时间是越来越少。所以这样的话我觉得从这三个层面来看的话,其实都可以看得出来这次议程设计,为什么领导人们都是在开会的一开始就到了现场。

最后一点的话,我觉得一会我们还会详细谈各国的承诺,承诺其实也是在开会的前一两天就纷纷发出了,这一点也会跟我们从另外的这种行为科学或者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去看,如果在协商当中各自能够以透明的姿态去把自己的意愿和承诺能更快更明确的表达的话,更有可能促成双赢的一种协商结果,而不是把自己的砝码藏着掖着,等着对方先出牌。我觉得可能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变化,这是我个人看到的说各国领导人能纷纷的主动把自己的承诺摆出来,其实一方面给自己加分,另外一方面也给可能跟自己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的国家带来一定的同辈压力。但是总的结果来说,都是在促进各国努力的提升自己的意愿和行动的力度,最终达到一个快速减少碳排放的一个可能,来实现到本世纪中叶净零排放,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升控制在1.5℃。当然G20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各国也实现了一个共识,就认为这个世纪我们实现温控的目标是定在了1.5℃,之前的话还在说是2.0℃,在等之前的话还有不同的意见,所以这个可能也是一个国际谈判当中达成的一个有明显的进展。


林佳乔:
是的,最后的话其实赵昂引到了承诺不足,差距很大这样的一个现实。如果这样的一个现实摆在我们面前的话,这次COP刚开始的时候领导人就来了,各国的承诺到底是什么样的,所以我带大家来去稍微的回顾一下这几天领导人做出了什么样的一些承诺。在介绍承诺之前,我还是说一下这个差距到底是在哪吧,比如说你引用UNEP的这种排放差距报告,他是这样说的,就是确保到本世纪中叶全球实现净零排放,还有本身经过1.5℃温升控制目标,这两个之间其实有很大的关系的。那当然另外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的话就是2030年,2030年如果要是想实现本世纪末温升控制在1.5℃这样的一个范围内的话,2030年的全球减排量是需要减少至少一半的。目前是什么情况呢?目前所有的这种承诺加起来可能只能达到7.5%这样的一个减排量,相对于2030年这样的一个年份,这几天的话的承诺其实是会提升2030年各国的减排量的比例。


赵昂:
是的,COP26之前的话,按照已有的承诺来看的话,其实到本世纪末温控的实现目标很可能是控制在2.7℃,跟1.5℃还是有差别的。当然这个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因为有的人会觉得巴黎协定也是有一个非常软性目标是自愿承诺,但是有一种观察是说,如果没有巴黎协定,没有这种自下而上的各国去主动承诺减排,然后达成一些同辈的压力,照着之前的预测的话可能本世纪末的温升会达成4℃以上。至少从现在来看,过去5年6年时间,各国的承诺已经在往2℃度逼近,2.7摄氏度,最终实现1.5℃还是有期望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其实巴黎协定在设定的气候治理机制的变化方面,我认为还是有作用的,当然这个作用还是离目标一定距离。


林佳乔:
就是你没有这个协定的话,你可能会变得更糟对吧?你刚才提到了4℃,就是巴黎之前4℃温升。现在的话你把各国的承诺一加,在COP26之前,其实就已经达到了温升控制在2.7℃了,对吧?如果进一步的雄心提升,很有可能是达成对吧?2℃甚至是1.5℃温升的控制目标的.


赵昂:
没错,我想我们就细致来看这些主要经济体究竟在承诺方面是怎样做出的。那占全球GDP一半左右的七国集团,西方最发达的7个国家,他们是在会议之前都更新了2030年的短期目标。特别是在今年4月份的地球峰会上,在美国主持的地球峰会上,各国都承诺2030年的一个目标和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这个都是一致的,但是2030年的一个中短期的一个减排目标各国不一样,但是大概也在46%~52%之间这样的一个水平。那么其它的主要经济体特别是大的经济体的话,那也在COP26之前也有一些新的承诺。比如说印度,印度的话它是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角度来提出,说到2030年它的非化石能源产能要达到500个Gw,那么可再生能源将满足印度50%的能源需求,这个目标还是非常的有雄心的。中国的话目前的可再能源供给应该是在2020年前的话应该是15%左右。那么碳排放总量要减少10亿吨,在近期目标里面这个很有意思。那么它的净零排放的远景目标是设定在2070年,印度是继中国之后的另外一个新兴经济体,它将来的能源需求一定是海量的,所以它的气候承诺目标也是各国特别关注的,特别是对于未来2030年之后的全球能源的供给,印度的影响力一定是不可忽视。


林佳乔:
对,印度的承诺其实是怎么说,评论的话大多数还是积极的。我个人也认为这样的一个还在高速发展中的一个经济体,未来可能是牺牲自己的发展空间来去减少碳排放,这点的话我还是给印度点赞的对吧。能从没有一个净零排放的目标,然后在会上去提出,虽然是可能是比发达国家是晚了20年,比中国晚了10年,但是从无到有这是一个过程。

我再说一下中国,中国这次的NDC更新,其实是在开会之前就已经提交了,主要的话还是说在2030年之前达到碳排放的峰值,然后努力争取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这次是写进NDC的更新了,因为去年9月份的时候是提出了没有真正的写进去,这次的话是真正的去写进到NDC的,NDC的话就是国家自主预定贡献;另外的话在2030年的这种国内生产总值的碳排放,所谓的碳强度也是小幅的上升了;还有的话就是非化石能源占比是从原来的20%提升到25%,其实是能看到有一定程度的雄心的加强,另外的话在森林蓄积量,还有就是风电、太阳能的发电装机总量方面都有一些明确的数字上的表示。


赵昂:
那么谈完整个国家层面的这种承诺之外,我想我们接下来会重点谈三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一个是煤炭;一个是基于自然的保护,就是森林的保护对于应对气候变化的作用;第三个的话也是谈一谈这种石油天然气开采当中的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泄露带来的影响,就是甲烷的控制。那么煤炭的话,我想显然是焦点当中的焦点。那令人高兴的是说,我们在开会的这么开始这几天当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的退煤的承诺,那么有20多个国家加入到承诺,当然也包括一些投资或者是产业界的,我们就重点来说究竟这些国家要承诺做什么?

这些国家是包括了全球煤炭消费当中占前20位当中的5个国家,包括比如说南非、波兰、越南、印尼、韩国这些国家,包括一些小的城邦国家,像新加坡也承诺了,在一定时间内去退出煤炭和煤电的使用。我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因为我们看到主办英国在退煤方面始终是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和其它的欧洲国家已经在很早的时间就设定了退煤的时间。那么举例来讲的话,我们看看这些煤炭消耗的大的国家,当然美国、中国、印度、澳大利亚还没有加入承诺的队列当中,那么煤炭消耗的主要经济体当中,包括越南和印尼,那越南的话是总理在现场宣布,到2050年实现全国的净零排放,那么这个的话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承诺,排放的承诺是跟发达国家在一个时间点,当然这其中包括了煤炭要在更早的时间内实现退出。那么对于经济比越南更弱一点的国家,印尼来说,它也提出了一个退煤的时间表,条件是说只要国际社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印尼将在2040年之前淘汰煤炭,这个是非常大的一个承诺。从这一点来讲的话,这两个国家已经做出了一定的表率。


林佳乔:
其实刚才赵昂说的关于这种退煤的一个承诺其实是很振奋人心的,尤其是你看到东南亚的几个国家,它们也迈出了非常艰难,但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步。因为淘汰煤炭的使用其实对它们来讲是有一定条件的,比如说如果财力的支持够的话,我将会在什么样的一个时间点之前去淘汰,这样的话其实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立场,这也是无可厚非的我个人认为。但是它一定程度上其实也能缓解当地由于这种化石能源使用带来的社会矛盾,所以可能是一举两得的一个事情,又有资金又能缓解当地的这种矛盾。

我再说一下巴西,巴西的话我刚才查了一下,它其实是没有在煤炭的淘汰的队列当中,但是巴西的话其实它承诺了另外的一个事情,就是在2030年之前就减少50%碳排放,然后2050年的碳中和。另外的话在森林方面,它其实是亚马逊雨林这种砍伐森林的一个重要发生地了,所以它的承诺很重要,它也加入了承诺就是什么?就是在2030年之前停止砍伐森林,对于森林的保护其实之前就有承诺是吧,但没有实现。这一次的话又借助了刚刚结束的生物多样性的公约大会,然后这边还有COP26关于气候变化的,所以这两个叠加在一起,再加上各国的这种新的承诺,这次2030年的承诺,我希望能是非常强的一个信守承诺,然后去满足实施的所有条件去完成承诺这样的一个过程。


赵昂:
的确如此,我觉得时过境迁,现在再承诺保护森林,基于自然的方案去解决应对气候变化的一大贡献,我觉得跟以前在承诺的时候面临的紧迫性是大不一样了。那么回到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提到这次开会真的是在把领导人峰会放在了最开始的一两天,的确是给各国提高自己的目标,加入更多的这种基于不同议题的承诺的队列,真是带来了动力。这也正是刚才我们提到的,不管是煤炭也好,还是生物多样性也好,还是我们现在马上要谈的甲烷,因为这个也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因素。因为根据欧盟的一些研究,甲烷是在工业后阶段带来全球变暖作用当中扮演了将近30%角色,30%的原因都是因为甲烷的排放,所以这次大会上把甲烷的控制当成一个核心因素,所以这一点来讲,我觉得也是非常有意思的。

那么全球的甲烷减排承诺,刚刚是在开会的第二天就公布了,它确定了到2030年是甲烷的全球排放水平,较2020年要低30%。当然目前的话像中国、印度、俄罗斯还没有加入,那么甲烷的话作为石油天然气开采的主要副产品,也从农业活动,比如说养殖奶牛和废弃物处理,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这些因素都可以看到它的主要来源。但是这样的一个全球的承诺,其实给全球的甲烷控制等于开启了一个新的篇章,我觉得这还是非常好的一个开端。随着势头的加大的话,我想其它的一些大的甲烷排放国应该也会有这样的压力会加入到这样的一个队列当中。


林佳乔:
是的。目前的话还是一个自愿加入,但是这种来自于同僚的、同辈的这种压力,其它国家加入了,这些甲烷的排放大国,比如说像中国、印度、俄罗斯你要没加入的话,你其实是感受到的压力是会非常的巨大的。另外的话它还涉及到从综合来看,到底温升控制跟我们之前说的那几项承诺有多大的一个关系。其实我们能看到IEA刚刚发布了一个这种分析,是基于他之前的一个情景分析报告,我们在过去的播客里面也提到过,这个报告里面它有好几种情景,比如说State Policy情景、 Announced Pledges 情景,这些的话都是对应着本世纪温升控制的一个目标。

其中的 APS情景我们之前也提到过 Announced Pledges 情景,这个是COP26之前的,它对应的话是温升控制在2.1℃这样的一个程度,最新的一个进展就是什么?他把截止到昨天,所有的这种承诺在煤炭退出方面的承诺,净零方面的承诺,另外的话刚才提到了甲烷方面的承诺,它都加在了一起,去看这个对本世纪温升的控制影响有多大,结果其实非常令人振奋的是能控制在本世纪温升控制在1.8℃之内。其实在振奋人心的同时,也给比如说像中国、美国很大的压力,我们刚才也提到了中国、美国的话其实也没有加入到这种煤炭退出的承诺当中是吧,然后中国也没有加入到甲烷的承诺当中,所以其实接下来中国面临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我认为。


赵昂:
至少从目前及时更新的分析来看,IEA也给出一个很好的参照,就是说如果说未来我们将近10天的时间的谈判,能够在其它的领域有更多的成员加入到这些自愿的承诺当中的话,我们距离本世纪末控制温升到1.5℃以内的目标,又进了一大步。从现在看是1.8到1.5只有0.3,当然越往下控制,它的对减排的要求和难度都是在增加的。从它的给出的数据来看的话,从2.1℃降到1.8℃,大概也是在0.3℃的降低。它所要求的减排量要远远小于从1.8℃降到1.5℃的要求的减排量,所以看得出来越往下减难度越高。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不少关于减缓的内容,承诺减排在能源工业自然解决方案方面都是最直接的减缓的策略。当然我们还有非常重要的这次会议的一个焦点内容是关于气候资金的问题,就是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弱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资金方面是有义务来支持发展中国家。在之前谈判也达成了一个约定,就是说20多个发达国家要在2020年的时候,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资金的援助要达到1000亿美元这样一个水平。那到2018年的时候资金规模大概是800亿美元,还有一些距离。

这次谈判的话,我相信刚才我们也提到印尼退煤的一个条件,或者是其它一些发展国家退煤也好,或者是控制二氧化碳排放也好,都需要资金支持。我想这一点在印度总理莫迪呼吁的当中也提出来,他说发达国家应该提供高达1万亿美元的气候融资,可能是持续较长时间的一段融资规模,来帮助发达国家实现这样的一个绿色能源转型,来适应不断恶化的气候危机。那么日本的新任首相岸田文雄也承诺要为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未来5年累计100亿美元的一个新的气候资金,在之前的基础上其实有增加了将近100%,当然加上私人资金,特别是日本的一些企业和其他的一些私人和公共基金的累计,他们认为可以达到600亿美元。

当然计算的方法我可以说一下,日本人是把提高燃煤电厂的效率这样的资金投入也算在了气候资金里面,也算在了这600亿美元里面。而在很多欧洲的国家是会把放在气候援助资金里面的,所以这也是个有意思的一个背景信息。那么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缺口其实还是比较大的,特别是当它们承诺要在短时间内告别煤电也好,或者是加大可再能源的使用比例也好,所以我想有可能这次谈判一方面要落实发达国家承诺的1000亿美元每年援助的这个要求,同时是不是援助的金额也会在这次谈判当中还会扩大,我也希望是如此。


林佳乔:
是的,另外的话到底这些资金筹措的来源,还有它应用在哪些领域。如果你的这种所谓的气候援助资金是有这么样的一些条件,然后你又把这种不合规的资金可能也放到里面去,当成是你自己的一个承诺,我觉得这个可能完全没有额外性。WRI的话它们其实是对日本的最新的这种气候资金的承诺在写一个文章评估,所以我们也期待去看到,比如说一个智库类的机构,它对这个问题的一个理性的看法跟建议。我再接下来说一下,就这些钱到底用在什么地方,我可能对气候变化适应方面掌握的信息比较少,我还是说在能源转型的这一块,在减缓气候变化的这一块,到底这些资金用在哪里。

其实能看出来这些资金更多的话还是在加速去淘汰煤电的使用,一个是燃煤发电,另外的话就是煤炭在比如说工业上的一些应用,还有在民用上的一些应用。这个过程的话其实能看到一些承诺已经达成,比如说像美国、欧盟、英国、德国跟法国,它们其实是达成了一个协议,然后去支持南非更快速的去淘汰煤电,这是举个例子了。刚才我们也提到了煤炭的淘汰的承诺,在那个之下的话就有这种那到底承诺了之后,发达国家怎么去援助发展中国家,你承诺的钱到底怎么去用,能源转型的过程怎么去发生,所以这个其实是有待观察跟评估的一个方面。


赵昂:
没错,我觉得有一个有意思的我自己个人的观察,就这次会议由于大家都有了更强的共识,跟最近一段时间的净零排放承诺和气候危机或者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和这种英国作为主办国的一些领导角色的发挥,还有美国的政治行政部门总统的更替,所有的因素加起来,包括中国也首次提出了本世纪中叶2060年之前达到碳中和所有的因素加在一起,其实真的是为这次26次气候变化谈判大会带来很多的激励和动力。提到中国的话,中国也在9月份的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最高领导人也承诺了要停止这个海外煤炭的投资。这也是一个对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增加的承诺,这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我们到下一星期再解读这次COP26的时候,我们可能还会见到更多的一些惊喜,希望能够看到这次的谈判是我们全球集体行动的一个成功案例,至少目前来看这个势头还是比较令人乐观的。


林佳乔:
接下来的话我们就从政府层面的承诺还是转型到企业跟投资的层面,因为减排这个事情不光是政府的承诺,对吧?最后实施的话肯定是涉及到具体参与到其中,参与到能源转型中,参与到适应中的这些企业,他到底他们会做什么。所以我们能看到的话,比如说欧盟跟比尔盖茨的基金会,另外的话就是欧洲投资银行合作推出的这种叫欧盟催化剂计划,叫The EU Catalyst programme。它们的话准备提供一些这种叫清洁技术投资基金,大概是10亿欧元这样的一个规模,应该是在2022年开始,然后在接下来的4年当中,然后去资助的主要的这种项目范围可能是在绿色氢能的这一块,另外的话就是可持续的这种航空燃料等突破性的技术方面,其实你能看到这种政府层面,然后跟这种投资银行还有这种企业基金会、企业他们合作,然后想去资助更快的一个能源转型的一个发生。另外的话就像亚马逊的创始人贝索斯,他也答应了说要出资20亿美元去保护这种自然栖息地,所以这个的话其实是这种企业的层面跟政府层面的这样的一些合作跟可能独立去进行一些保护项目方面的进展,我稍微给大家更新一下。


赵昂:
对,其实我补充一点,就是这些在微观组织层面的一些努力,可能恰恰是最有效的,因为它是会在短时间内带来特别明显的实际减排的这种效果,而且它不受太多的其它决策干扰因素。不像你国家的承诺,无论是国内的政治决策过程,还是你调动资源的这种链条,这种长短都会影响到你国家承诺它落实的一些效果的问题。但是一个企业、一个基金会、一个社区,它如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承诺一些行动的话,这个行动会出现非常明显的效果。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的话,在企业层面,如果他能够切实的去减少碳排放的话,对于应对全球的气候变化来讲也是非常关键的。这就是说为什么美国可能在联邦层面常常是忽左忽右,但是他在地方政府层面,在企业层面,在社区层面,其实这些年还是做了很多工作。


林佳乔:
是的,企业层面的动作其实是对这种能源转型的过程还有适应来讲的话,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期节目的话已经接近尾声了,剩下这些时间的话,我和赵昂会就这一次COP到目前为止的最后的一个评论跟观察,首先从赵昂开始。


赵昂:
好的。我还是比较看重在这次各国承诺背后,可能要实现承诺落实承诺这个当中的一个非常核心的因素,就是对于低碳技术的投资,这个也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是解决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的三大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一定要把碳设定一个价格,因为它是我们需要控制的一个东西,所以它一定要有价格,不能是免费排放、免费的污染。第二个的话要有全球的行动,一起来行动来避免免费搭车。第三个的话关于可再生能源技术、低碳技术的投资,因为这个是从根本上来解决,如果我们不用煤不用化石能源,我们用什么来去解决,满足我们日常的社会生活经济的这种能源需求。所以从这点来讲的话,我也看到一份发表在布鲁金斯学会的网站上的一篇文章,署名是两位重量级气候变化的学者,一个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教授劳斯特恩,一个是布鲁金斯的一个高级研究员,那么他们谈到根据2020年巴黎效应的一个报告,有这种成本竞争力的这种技术方案,从现在来看的话,到2030年可以达到70%的减排是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满足现在的这种低碳技术的帮助减排只有25%,而在5年前的话是没有的,所以从这点来讲的话,低碳的解决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关键的这种技术投资的这种加强,我们看到金融界有很多这种投资都是脱离了煤炭走向低碳的技术,这些都可以加快低碳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从而为这种减排减缓带来一个根本的一个支持。


林佳乔:
是的,技术当然是重要的一环了。我们其实在之前的解读当中也提到过这种市场的完备的程度,你看到这种技术的进步,其实是比我们想象要快的,尤其是在气候变化这样的一个大的这种议题下,然后引起的这种气候危机带来的这些技术上的创新是比我们想象要快的,也能看到企业还有投资都是往这个方向去走的。

另外我要说的其实就是关于碳价,因为说到底其实气候变化的大会,所谓的这种气候谈判很根本的一个就是各个国家之间在去承诺,然后再比较。很多动力是来自于 Peer pressure,同僚的压力,其他国家的压力或者其他企业的压力,在这个过程当中,比如说像碳定价这样的一个议题也是类似的逻辑,对吧?我们之前也谈到过说各个地区的定价,另外的话呢就是全球的层面是不是有一个这种统一的一个碳定价,这个其实也是在本次气候大会当中巴黎协定第6条中要去谈的,比如说各国的碳市场怎么去建立,怎么去有效的去帮助实现国内减排,另外的话就是国内碳市场这种连接或者是整体的这种架构是什么样的。关于这个话题的话,我们这期节目就不能展开去谈了,而且现在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进展,所以我们会把这个话题留在下周的这个时候,我们做新一期的能源评论的时候,这个是我们下期节目会讨论的一个重点之一。


赵昂:
是的,COP26是万众瞩目,各国决策者真的是非常重视。那么关心气候变化的人也是期待着这次大会能给我们带来这种真正的决策者的决心和产业界和各利益相关人群这种更好的协作。所以这次我们作为第一期对COP26的观察,所以我们下一期还会更深入的解读COP26的未来几天可能出现的一些更多的产出,刚才佳乔也提到了关于碳市场链接全球的这种合作,当然是我们下期的一个重点。

本期节目我们就先聊到这里,如果您对我们的讨论内容有意见或者有问题的话,欢迎与我们联系。如果您身边也有关心气候变化议题的朋友,也别忘记将我们的播客分享给他们,我们每周五都会有节目更新或者是能源评论,或者是海外智库能源与气候变化报告解读,希望你能够持续关注我们的节目,下次节目我们再见。


林佳乔:
大家下期见。


合:
拜拜。